淮北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淮北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政治担当,高位推动污染防治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锚定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战略定位,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环委会和专题会等20余次,研究部署生态环保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督导调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有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力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美城。落实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加强统筹调度和监督管理,发挥14个专委会牵头部门职责,强化责任分工,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
(二)坚持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1.打好蓝天保卫战。积极推进超净排放,临涣焦化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众城水泥实施深度治理。开展夏季臭氧攻坚。制定《2023年淮北市臭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完善76家涉VOCs重点行业企业“一企一案”,修订212家涉VOCs重点企业臭氧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督促200余家涉VOCs企业低效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对100余名重点企业环保人员开展VOCs治理技术培训。开展环境事件巡查2456件,其中存在环境问题1269件,完成整改1252件。稳步推进“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排查问题858个,已全部整改。提升工业源深度治理。推进全市电力企业落实新地标工作,实施超净排放;临涣焦化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众城水泥在超低排放的基础上实施深度治理。印发《淮北市烧结砖瓦企业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综合整治砖瓦企业60余家。精准管控扬尘污染。严格落实《淮北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建立扬尘污染源清单,强化180余处施工场地扬尘监管,创建25家扬尘防治标准化示范工地。建成30处货车闯禁区抓拍系统,3894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施编码登记。开展道路积尘负荷走航107次,推深做实“洁净相城”行动。市生态环境等5部门联合印发《淮北市推行新能源重卡绿色运输工作方案(2023-2025年)(试行)》,推广布局新能源车辆。实施秋冬季攻坚行动。印发《淮北市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排污许可和减排清单交叉审査核实,1500余家企业纳入“一厂一策”应急减排清单,已启动5次重污染天气预警,开展环境问题巡查3386件,其中存在环境问题1677件,完成整改1647件。协同推进区域共保联治,做好冬奥会、亚运会、亚残运会、进博会空气质量保障。分级分类约谈。印发《淮北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激励办法》,按季度排名考核并计算生态补偿资金。在淮北日报公开周通报40余次,约谈县区4次、开发区4次、镇街5次、企业26家次。下发督办函93件、转办函59件、帮扶清单38件,推动相关责任落实。上半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历史性进入全国前20、居第11位。2023年,我市优良天数比例70.1%,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42.2μg/m3,同比下降0.7%,位于全省第9名,完成省下达目标。
2.开展碧水保卫战。完成丁楼污水处理厂(一期)扩建提标改造、相山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濉溪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濉溪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中水回用工程开工建设,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开展河湖沟塘清理整治行动,清理打捞河流水草、漂浮物1万余吨。落实《淮北市地表水水质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按月对各县区开展地表水量化考核并实施断面生态补偿,向县区交办问题事件351件,完成整改326件。完成省环保督察交办的矿井水氟化物超标问题整改验收。联合宿州、亳州、永城开展重点断面汛期联防联控,推动跨区域协作。申报《淮北市水生态环境智慧监管能力建设项目》获批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1730万元。2023年,4个国家考核断面濉河符离闸、浍河东坪集、澥河李大桥闸水质类别均为Ⅲ类,沱河后常桥为Ⅳ类,水质优良比例为75%,完成省下达考核目标。3个省控考核断面闸河君王桥、新北沱河蔡桥闸、孟沟入浍河水质类别分别为Ⅲ类、Ⅲ类、Ⅳ类,水质优良比例为66.7%,优于省考核目标33个百分点。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3.推进净土保卫战。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完成更新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34家,对76块土地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在100%。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3个建制村环境整治、1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5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8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均已完成。完成172家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审核登记126家医疗卫生机构,无害化处置医废1117吨,安全送贮28枚闲置废旧放射源。印发《淮北市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新污染物治理,97家企业纳入“全国化学生产使用系统”管理。
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提升服务效能规范执法行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促进绿色产业转型,积极推行告知承诺制,10个项目环评实行告知承诺审批,一个工作日受理并办结;对270个省重点项目建立调度清单,其中126个项目豁免环评。完成5个省级开发区120个项目共享共用规划环评中园区基础设施评价内容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平均每个项目减少环评编制成本约1万元,减少环评编制时间5天。全市共审批182个项目环评,总投资约472.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7.4亿元。审核重点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136家。强力推进全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共签约、开工、投产项目53个,总投资额达381.7亿元。
5.实施执法刚柔并济。积极实施“环企直通车”、“十百千”、“送法暖企”行动。全市62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坚持无事不扰;帮扶企业100多家次,解决企业需求20多项,帮助10多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实施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予处罚9起,免除罚款约107万元。同时,对违法违规企业严格执法,实施行政处罚80件,罚款约965万元,移送公安犯罪3件,真正实现“执法有力度、帮扶有温度”。
(三)突出长治长效,推进督察环境问题整改。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紧盯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制定《淮北市贯彻落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出台《淮北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红黄绿”三灯预警管理办法(试行)》,对督察反馈 56 个问题建立健全整改责任体系。市政府与县(区)政府及16家市直部门签订《第三轮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书》,确保整改工作抓实见效。二是强化整改调度。制定整改验收销号流程图、验收申请报告、整改验收报告模板,运用省“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调度系统,加强全过程闭环管理。开展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清单化调度38次,下达督办函4份、提示函42份、亮灯预警10份,制发整改进展通报11期;向分管市领导和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发送提醒短信307条;对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等3个问题亮红灯,对英科医疗煤炭替代问题亮黄灯。三是抓好专项行动。印发《淮北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工业、农业、林业等12个重点领域,排查问题337件,完成销号320件。开展整改质量提升行动,定期组织“回头看”,确保问题改到位、不反弹。截至目前,中央层面交办问题364件,完成销号360件;省级层面交办问题758件,已全部完成销号。
(四)统筹系统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是持续治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修复沉陷地累计20.8万亩,其中修复耕地7.17万亩,新增养殖水面3.4万亩,充填造地3.16万亩,联通河湖水面5万多亩;治理修复767.47公顷采石宕口。二是严格水域空间管控。科学划定行洪通道14条、大沟15条、中沟49条、湖泊9个;明确河湖管理线2566公里,完成5个跨市河流规划汇总,出具涉河规划选址意见31件。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56.7%,生物多样性持续改善,引来天鹅、白鹭等候鸟栖息,植物种类从35科59属128种,增加至58科132属197种。三是实施国土绿化提升。整合石质山提质增效工程、相山绿化剩余山场植树造林等项目,全面掀起植树造林高潮。2023年,完成人工造林0.35万亩,封山育林0.32万亩,退化林修复0.5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四是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全市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增长21.9%,光伏制造产业链产值增长85.8%。韩村8.5万千瓦光伏发电、南坪8万千瓦风电、双堆5万千瓦风电等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省内最大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淮北皖能储能电站投运。截至目前,已建成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29.3万千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部分涉气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部分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不到位,部门监管还不够严格,一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措施抓的不紧。部分建筑工地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存在漏项,道路保洁仍然存在一定短板。餐饮油烟、焚烧垃圾、散煤治理等城区面源污染管控有所放松,“五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环境空气质量指标较往年同期有所反弹。二是水环境质量提升压力较大。当前水质持续改善的基础仍不牢固,沱河国考断面没有达到Ⅲ类目标,孟沟入浍河口省考断面达到Ⅳ类但水质不稳定。畜禽养殖、农药化肥等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依然存在。三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资金短缺。近期,省厅下发我市疑似农村黑臭水体394条,经排查核实有120条,2025年底前完成整治,目前,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筹措困难。四是个别问题整改难度较大。濉溪县城西沟黑臭水体治理后存在反弹风险,个别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滞后。
三、2024年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全力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美城,让淮北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
(二)高标准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快推进电力、水泥、焦化、砖瓦窑等涉气重点企业深度治理。加强秋冬季攻坚力度,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对1700余家涉气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加大移动源污染排放管控,开展国四、国五中重型柴油车辆深度治理改造,推动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有序推广布局新能源货车。推动施工场地“六个百分百”管控措施落实。严格落实新建项目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提高发展“含绿量”、生态“含金量”。
(三)多举措打好碧水保卫战。强化截污治污,严格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濉溪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提质提标改造,加快老濉河等尾水湿地工程建设进度。关注全市范围内重点水质变化情况,做好跨界联防联控工作;加强地表水量化考核,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沿河涉水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和排污口监管,打击偷排、超排等违法行为。对国控、省控断面汇水流域采取强有力的手段解决水质不达标的问题。
(四)全方位推进净土保卫战。强化源头防控,抓紧抓实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污染地块和疑似污染地块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从严管控重度污染地块规划用途。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发挥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厂(站)运维效能,加大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力度。开展乡村生态振兴试点乡(镇)、试点村建设。完善固废处置设施,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五)持续做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全力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2024年整改期限内的问题,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按季度细化整改措施,确保按期完成整改目标。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整改质量提升年行动。抓好群众“家门口”噪声、油烟、恶臭等问题专项整治。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减污降碳、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为加快建设“五宜”幸福城市贡献更多生态环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