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生态环境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打算
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打算
市环境保护局
(2018年12月31日)
2018年,全市环保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以迎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为契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为目标,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较好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先后荣获2017年全市民生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全省环境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2018年全省环境执法大练兵知识竞赛第二名、市环境监察支队被授予全省环保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攻坚克难、全市环境质量持续转好
1.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一是高位推动、压实责任。一是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了市环委会组成人员,市委书记和市长同时任组长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已持续发力,有效推动了部门协调联动,责任落实,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二是出台方案,协同履责。市政府先后出台《淮北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淮北市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措施任务分工表》等一系列文件,细化了339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加大对城市建筑扬尘等大气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开展“四治联动”、“环境夜查”和“零点行动”等。全市环保系统不分昼夜、加班加点、责任到人,严防死守,顺利完成了第三季度的攻坚任务、解除了限批,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实施网格监管,精准治污。建成了全市大气网格化监测监管系统。在市区范围内安装124台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3套小型空气全项站、50套车载监测设备、1台激光雷达走行车及配套管理系统,及时有效的发现各类污染源,提高了治污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四是严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出台了《2018年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全市上下强力推动,严格落实“一镇一策”、“一村一策”,坚持措施到位、压力传导到位、督导巡查到位。全市夏、秋两季实现全面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3%。五是专题攻坚,解决难题。开展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错峰、工地扬尘、汽车尾气、饭店油烟和散煤治理、道路洒水和湿扫等多项专项整治工作,破解污染难题,降低大气污染数值。开展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错峰、工地扬尘、汽车尾气、饭店油烟、散煤治理、道路洒水和湿扫等专项整治工作,有效破解污染难题,降低大气污染数值。2018年省下达我市的PM2.5考核指标为55微克/立方米,全年PM2.5平均浓度为5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9%,PM10平均浓度为9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4%,已累计获得大气补偿资金157.5万元,获得补偿金额全省排名第二。优良天数比例为60%,较去年同期上升7.5%。
2.水、土壤环境质量稳中有升。一是编制水体达标方案年度实施方案和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按季度实施考核。二是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抓好我市濉河符离闸断面、沱河后常桥断面、浍河东坪集断面及澥河李大桥闸断面等4个国家和省考核工作。4个考核断面指标均值均满足水质考核目标。我市已累计获得省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资金1050万元,获得补偿金额全省排名第四。三是每个月对市区6个汇水区进行采样监测,全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四是编制《淮北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质量板块摸排,与7家重点企业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要求列入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每年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并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五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重点组织开展全市固体废物专项检查与整治工作,认真落实固废排查“四联签”清单制度。43个固废“四联签”问题清单中,已完成整改42个,剩下1个宇能环保飞灰问题已制定整改计划,按周、按月调度,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任务。
3.排污许可证核发与污染减排成效显著。一是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按时间节点组织完成本年度重点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并于10月份顺利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48张,发证及时性和发证率位居全省前列。二是超额完成四项减排任务。全年共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为779.47吨、89.10吨、2078.45吨、967.63吨,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98%、102.97%、111.01%、122.79%,四项减排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守牢红线、环境监管水平显著提升
1.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顺利完成。自2017年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下沉我市督察以来,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四大班子,市直相关部门、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的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市问题整改清单共22个,已完成整改13个;转交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共20个,已全部完成整改;突出环境问题共16个,目前已完成整改13个,其他3个正在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整改(1、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治理,目前仍有部分废弃采石场(点)尚未治理完成,如杜集区张院废弃采石场和烈山区烈山镇朱山废弃采石场等;2、13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目前已解决12处,尚有1处未彻底解决;3、淮北市经济开发区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小、浓度低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10月31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督察组进驻我省以来,共交办信访投诉32批次,其中涉及我市的有27批次共64件,目前已办结38件,交办我市信访件数量在全省第二少,获得下沉督察组一致好评。通过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老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
2.环境执法力度持续加强。一是成立环保督察联合执法组。下设8个专项执法组,对全市生态环保工作进行执法检查督促,实施“三项清单”制(任务清单、督查清单、考核清单),定期督查通报存在问题与整改情况,推动部门联动、资源共享和责任落实。二是坚持“零容忍”执法。全面推行“双随机”监管、突出重点行业和特殊时段执法、强化“零点”行动、开展“散乱污”排查等专项行动,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全市共适用《环保法》及配套办法查处案件数193件,实施行政处罚共116家,罚款1597.7万元。三是及时化解环境纠纷。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1585件,处理率100%,办结率98.7%。
(三)摸清家底、力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一是按照环保部统一部署,污染源普查工作严格执行三阶段 “十五步”走方法全面具体工作。二是开展新一轮“散乱污”企业排查,进一步摸清家底。并在完成初步排查的173家“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完成临涣焦化等11家企业的VOCs治理,在县区及开发区布设了8个降尘量监测点位。
(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老百姓满意度
一是创新优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按照市“放管服”、“四最”营商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进一步优化、改革现行环保行政许可运作模式,全面实现到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 利用EMS邮政免费快递送达,实现不见面送达的渠道,助力“最多跑一次”落到实处,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二是认真做好重点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积极参与“并联审批”和“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工作,与发改、规划等政府部门密切配合,为招商引资项目出具环保预审意见。加快服务淮北鑫远环保科技煤化工基地污水厂一期工程、淮北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依法按程序办理环保手续,助推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市级共审批环评文件43件,总投资约83.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5.4亿元。二是加强对环评机构监管考核。对报告书及环境影响较大的报告表项目,通过组织专家审查进行质量把控。年初组织相关专家对上年度在我市开展环评业务的机构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报送省厅。在受理业主报送的环评文件时,对环评机构、人员资质及委托合同进行查验。
(五)多位发力、环境宣传引导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借助电视台、报纸、微信、微博和门户网站主流媒体渠道,强化日常工作宣传。重点围绕6.5环境日、文艺演出及开放式党校开展宣传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共建共享。中国环境报以《绿金淮北,每一位市民都是行动者》 对我市2018年环境宣传周工作给予专题报道。同时,强化信息报道,扩展宣传辐射面,环保督察期间,淮北日报、市广播电视台、市政府网站报道督察新闻信息300余篇,被省级媒体、网站录用19篇。二是与环保重点工作相结合开展宣传。紧紧围绕我市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秸秆禁烧、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等工作,两结合两促进。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报纸和挂横幅、贴标语、放电影、新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环保各项重点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不断提高群众的认知度,引导企事业单位、市民做好环保工作,从源头上解决环保问题,在辖区内形成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舆论氛围。
(六)强基固本、努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观看市委书记黄晓武等市领导在十九大轮训会上的讲话的电教片,牢记使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深化,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服从组织纪律。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办法、环保系统“六项禁令”和市纪委“十一个严禁”,认真学习各级党委、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各项规定要求和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学习讨论使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红线”思维和“底线”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三是加强干部能力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技术、业务、法律法规培训学习,共参加行政执法培训80人次,环境监测业务培训15人次,切实提高环保监测监察队伍工作能力。共派出22批次83人次参加2018年部、省环境保护执法行动,积极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环境监察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参加省环保厅组织的环境监测上岗证考核13人、4类、98项目、123项次,做到每一个监测项目有2-4人持证上岗,进一步提升了水中有机物的监测能力,为保障环境监测质量提供软件支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质量形势严峻。大气环境方面,尽管全市PM2.5同比下降11.1%,下降幅度位于全省第七位,但距离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难度巨大(55微克/立方米)。工业废气、道路扬尘、垃圾焚烧、机动车尾气与餐饮油烟等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水环境方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畜禽养殖废水等形成了复合型水污染,个别河段水质不稳定,环境基础设施欠账多,水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土壤环境方面,土壤治理刚起步,被污染场地治理和修复任重道远。
(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仍需加强。环境保护是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单位,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目前部门之间还缺乏有效、稳定的协调配合机制,推诿扯皮现象还未能根本消除。
(三)环保能力建设仍有待于加强。市县区环保监管能力不足,监测、监察规范化管理和执法能力不够强,市级环保部门内部设置与省部不匹配,一个科室、部门对应多个处室和单位,人员严重不足。
三、2019年工作打算
2019年是生态环保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我局将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总体要求,履行好工作职责,实施好“八坚持、八推动”,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定的信心、更有效的措施,不断开创全市生态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动淮北绿色发展。构建并严守“三线一单”。不断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以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全市产业布局进行积极引导,服务污染防治工作。
二是坚持机制创新,推动各项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不断健全生态环保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把生态环保作为发展的底线。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规定,加强生态环保工作考核和问责,通过考核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快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投诉问题及反馈问题整改,把尚未完成的问题分层级分类别逐一梳理,列出详细清单,以整改时限为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尽快销号清零。
四是坚持联防联控,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编制《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和秸秆禁烧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大整治力度,多措并举,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五是坚持综合施策,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河(湖、林)长制,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整治、雨污分流工程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出界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
六是坚持突出重点,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土壤保护,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整治重点。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监管和有效处置,规范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置,严格监管危废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坚决打好净土持久战。
七是坚持服务至上,推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积极实施“放管服”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有序推进生态环保领域改革。服务“四基一高一大”(铝基、碳基、硅基和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产业)产业升级,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智能转型和绿色提升,全面提升我市工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八是坚持依法监管,推动污染防治责任落实。继续加强环保督察联合执法,全面实施“双随机”现场检查,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施行“零容忍”,禁止环保“一刀切”;推进大气网格化环境监管,充分发挥环委会成员单位职能,加强环境风险的全过程管控,不断提升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杜绝环境污染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