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近年来,烈山区围绕“还群众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目标,坚持“全面排查、提速攻坚、精准施策、长效管护”四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振兴基础不断夯实。
全面排查“摸家底”。从2023年起,严格对标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对辖区内3个乡镇及街道开展连续三年的全面动态排查,通过实地踏勘、水样化验和群众反馈相结合,最终确定28处农村黑臭水体,同步编制并公开《烈山区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实现排查结果“底数清、情况明、可追溯”,为分类整治奠定基础。
挂图作战“抢进度”。对纳入清单的黑臭水体,逐一解析污染源,明确黑臭水体污染类型,“一水一策”制定治理方案。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机制,强化督导调度,推进乡镇加快治理进度。2024年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1处,2025年计划治理10处,并同步谋划2026年7处治理项目,确保整治工作衔接有序、持续推进。
标本兼治“提质量”。坚持标本兼治,全面落实“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治理措施,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协同实施。加强部门联动,严控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垃圾渗滤等外源污染入河,形成“治水+护岸+美村”一体化治理格局。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9个。
长效管护“固成果”。根据农村黑臭水体特点,对重点整治任务实施清单化管理、制度化保障,构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监管体系,实行“属地政府负责、生态环境部门监督、村(社区)日常巡查”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各方责任,实现黑臭水体动态监管和常态化防控,有效防止问题反弹,确保持久清、长见效。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100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