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5-02-25 15:28 字号:

2024,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我科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市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环保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我市土壤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巩固改善、稳中向好的趋势,积极完成省厅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积极防范化解土壤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聚焦保护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持续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以净土保民生、优生态、促发展。2024年全省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相山区程阁村“贝鱼草菌藻”治理模式在全省推广。

一、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继续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行动

依照《淮北市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工作方案》,全市涉重金属大气重点排污单位进行排查梳理,建立涉重金属大气重点排污单位清单督促安装大气污染物颗粒物自动监控设备,确保联网并保持稳定运行。

2.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督管理。

发布《淮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重新筛选更新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名单的通知》(淮环函〔2024〕4号)《淮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更新并公示淮北市2024年度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通知》(淮环函〔2024〕9号),完成2024年度全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的更新及公示工作。发布《淮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4年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的通知》(淮环函〔2024〕32号),督促并指导各重点监管单位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隐患排查及报送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同时要求各分局对辖区内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实行全方位监管,确保不留死角。

3.继续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

依据省厅《关于开展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试点工作的通知》相关工作要求,已将“回头看”工作分年度计划上报省厅,分阶段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隐患自查,各重点监管单位已完成隐患排查及自查。4月、6月和10月,分别组织各县区、园区生态环境分局及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人员参加地下水和土壤源头防控和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第1期),工作期间还通过专家指导、现场帮扶等方式进一步规范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回头看”工作,确保隐患排查和“回头看”工作质量。

4.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坚决杜绝违规开发利用。

继续依照《淮北市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联动监管会商机制(试行)》及《淮北市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细则(试行)》中相关工作要求,持续全市范围内土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地块开展排查梳理。组织召开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联席会议。

我市长源焦化污染地块,已完成风险管控及效果评估并通过专家技术评审。该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市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工作提供扎实数据支撑。

5.优先监管地块管控工作。

推动优先监管地块实施土壤污染管控。对濉溪县博亿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六个地块,开展重点监测,推动责任主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发布公告;有污染扩散风险的,开展环境监测;发现污染扩散且对周边敏感目标产生影响的,及时采取工程控制措施,阻断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扩散,保护人体健康和周边环境安全。

6、持续推进全市乡村生态振兴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作为全市乡村生态振兴小组牵头单位,负责全面推进北市乡村生态振兴各项工作,制定《淮北市乡村生态振兴实施方案》。淮北市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高度重视、认真谋划,下发《关于开展2023年度生态振兴试点建设市级验收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4年乡村生态振兴试点乡(镇)、试点村建设和验收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情况

按照省厅下达我市2024农村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对照《安徽省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相关要求,我市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市环委办印发2024年农村环境整治任务》(淮环委办〔20244号),将整治任务分解到县区,制定了整治任务清单

1.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化利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相对集中式或集中式处理等治理模式或模式组合。杜绝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环境,实现“三基本”: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公共空间基本没有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现象;基本闻不到臭味,公共空间或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黑臭水体、臭水沟、臭水坑等;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为多数村民群众认可。2024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

2.深化农村环境整治

2024年任务新增完成13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为重点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整治后行政村实现环境干净整洁,基本没有生活垃圾、畜禽粪污等乱堆乱放情况,整治成效为农民群众所认可。2024我市农村环境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

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通过对重点监管单位的土壤隐患排查报告及现场检查发现,我市大部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均能按照《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建立并落实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工作专业性较强,部分企业对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相关政策、技术要求理解理解不清,导致报告编制不够规范,未能完全按照指南大纲目录编制报告,缺失隐患排查及整改台账等部分内容。

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工作,一是紧抓问题整改。针对检查发现报告存在问题,督促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按照指南尽快完善;紧盯土壤污染隐患点整改,定期调度整改进展,对已完成的隐患点位进行抽查复核,确保整改到位。二是加大工作力度。针对新增纳入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提前介入,加强帮扶与指导,同时加大调度督促力度,确保2024年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部按时保质完成隐患排查及“回头看”工作。三是做好宣传教育。印发《企事业单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指南》手册,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世界土壤日”等重点事件节点,深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大力宣传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保护土壤环境的主体责任意识。

四、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将继续秉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基本原则,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要生态环保和基础民生工程来抓,扛起“走在前”的使命担当,干出“开新局”的奋斗姿态,全力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1.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持续保持我市农用地高度安全利用水平。

2.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工作,2025年将持续加大摸排力度,强化建设用地再开发监管,力争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指标持续保持100%,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3.严格源头防控。扎实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治行动,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源排查整治行动,持续排查整治土壤污染源,切断重金属污染链条;加强重点行业企业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义务,指导企业开展隐患排查、自行监测工作,履行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制度;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回头看”工作,提升源头防控水平,有效防范土壤污染风险隐患。

4.强化联动监管。实行部门分工负责、联动监管机制,依法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持续推进联动监管,落实各环节监管责任,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确保关闭搬迁地块及时纳入监管,做到应录尽录,实现监管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