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果
■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周鹏
本报讯 据市农业农村局消息,截至6月6日15时,全市248.56万亩小麦顺利收割完毕,实现颗粒归仓。其中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133万亩,机械化秸秆打捆面积111万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市推广实施“1台小麦收割机+1台秸秆捡拾打捆机(或1台秸秆切碎还田器)+1台灭茬机具”的“1+1+1”农机作业新模式,针对小麦集中、地势较广的区域,采取“秸秆收储”的方式,设立收储点;针对小麦较分散的区域,采取“秸秆还田”的方式,收割完即粉碎。严禁不带粉碎设备的收割机进入田间,收割完即用旋耕机灭茬,让粉碎的秸秆重回地里做肥料,有效解决秸秆田间焚烧问题,实现了秸秆由烧到用、由以“堵”为主向以“疏”为主的根本性转变。采用这种方式,我市大部分小麦秸秆实现了还田作肥料,提升了耕地地力。
此外,我市还加大了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和推进力度,通过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等“五化”利用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秸秆露天焚烧的现象得到根本控制,社会反响良好,“以用促禁”成效显著。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10012号
